首页 · 资讯 · 政策法规 · 机械设备
永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6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
网络 2024-05-20

政策解读:

全真版

文字版

文件下载

张嘉文代表:

您提出的关于“加强33211产业扶持力度”的建议(议案)收悉,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:

近年来,我市持续优化升级33211产业体系,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。三大主导产业加速建链。2023年,我市汽车及机械加工、林竹、石墨和石墨烯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74.35亿元。建新轮胎年产150万条全钢子午线项目投入试生产,累计引进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30余家,整车零部件就地就近配套能力实现新提升;竹产业一二三产加速融合,加工企业达166家;石墨和石墨烯产业不断壮大,初步形成国内首条较为完整的石墨烯热管理产业链条。三大传统产业加速升级。2023年,建材、化工、纺织新材料三大传统产业实现产值311.19亿元。安砂建福熟料产能扩增技改项目部分建成投产;科宏生物三期项目、中盛宏业一期项目正式投产;福骐荣等永安企业与上海东方国际等龙头企业签订产销协议,成功进入上海市场。两大现代服务业加速补短。现代物流业企稳回升,全市货运周转量增长5.6%;文旅康养业持续提升,新增全国自然教育基地1个,省级森林康养小镇1个,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个,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。特色农业加速增效。永安冬笋、永安贡鸡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,永安黄椒、京粉鸡蛋入选第二批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”名录,获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。数字经济加速赋能。工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,培育1家省级工业互联网企业,省级两化融合标杆企业达到3家。

主要做法有以下三个方面:

一、主动构建“33211”产业协同机制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

政府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协作,形成工作合力,共同推进产业协同发展。

一是中共永安市委、永安市人民政府出台《关于加快推进永安市特色产业链“延链补链强链”工作的通知》(永委〔2023〕49 号),由市领导担任各特色产业链总链长和一级链长,工信局、林业局、发改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,不定期召开会议,及时研究和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、资金、市场等方面的问题,各部门形成合力,共同推动我市特色产业发展,为我市特色产业提供有力支持。

二是出台《永安市壮大发展服务业“四大经济”实施方案(2023-2025年)》,各部门分工协作,推动我市特色服务业的全面发展。

三是编制永安市数字经济产业链工作方案和扶持政策,完善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地图和招商工作方案。组建专业招商团队,除了抽调熟悉产业政策的干部作为招商专员,还邀请我市相关企业家、行业专家为招商大使,共同研究政策、谋划项目、对接项目,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。

二、精准服务“33211”产业重点企业,助力企业纾困解难。

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,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
一是开展“四下基层”“访企业 解难题 促发展”活动,不仅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政策信息,同时形成了2023年度汽车及机械产业发展调研等7篇产业调研报告,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。

二是依托“党企新时空·政企直通车”平台,打通企业直通各级领导和各涉企部门的线上快速通道;深入开展“四联四促” “我为企业解难题”等活动,市直机关单位领导和企业服务专员定期到企业开展走访,“点对点”收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对线上、线下收集到的企业问题和需求进行汇总分类,形成问题清单、责任清单和办理清单。今年以来线上累计提交问题和上传领导服务日志14个,问题已全部解决。

三是开展“项目管家”税收服务工作,成立项目管家服务团队,为企业重点项目提供全周期、高质量、个性化的“管家式”税收服务,为企业送上专属的《税费优惠政策汇编指引》,通过点对点送政策、一对一解疑惑,让纳税人懂政策、能享受。

三、重点保障“33211”产业扶持政策,奖补资金精准滴灌。

一是市财政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探索,确保奖补资金落实到位。2023年,市财政拨付增产增效、技改奖补、节能循环经济、科技创新等企业奖补资金共2425.52万元,拨付工业发展专项资金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、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共369.02万元,及时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,加快发展步伐。

二是为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,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预算,用于持续推动永安市竹产业项目研发。

三是为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,提振市场主体信心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根据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》(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)规定,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可以自2022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。

为进一步促进“33211”产业发展,加快纺织新材料、建材、化工三大传统产业转型突破,促进汽车及机械加工产业补链延链,林竹产业提档升级,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建链成群,持续优化三大主导产业;继续做优两大现代服务业;不断壮大特色农业和数字经济。下一步,我市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:

一是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。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,攻克更多关键技术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持续用好重汽海西分中心、竹产业研究院、石墨和石墨烯产业“一中心两平台”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创新型平台,助力重汽海西公司与上海前晨汽车、中汽新能源、上海特百佳动力开发新款新能源汽车产品,推动m20驾驶室总成项目和随车吊专用车项目年内投产,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新能源智能网联商用车生产基地;鼓励永安劲美生物、永庆竹业、和其昌竹业等林竹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,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,不断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,重点推动劲美生物植物精油深加工、和其昌新型竹木重组结构加工等项目投产达产;加快金桥·永安新型碳材料产业协同发展中心建设,推动福碳高端等静压石墨纯化等6个项目投产达产、福维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落地开工,推进本地微晶石墨矿产业化应用攻关,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碳材料产业基地。

二是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。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,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升级导向计划,推进科宏生物三氯蔗糖技改提升等46个、总投资66.76亿元的技改项目加快建设,重点在纺织、建材、化工等高耗能传统领域组织开展技术改造。鼓励纺织企业“机器换人”,加速自动化、智能化转型步伐,解决纺织企业招工难的痛点,重点推动总投资10.8亿元的英汉凯丰涡流纺纱和喷气织布项目落地开工;鼓励建材企业进行节能降碳技术改造,切实推进总投资7.6亿元的谋成水泥5000t/d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、总投资5.2亿元的万年水泥新型节能减排及数字化环保提升改造项目投产;引导化工企业紧跟国家政策导向,对传统化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,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,全力推进总投资7.68亿元的智胜化工合成氨装置清洁生产工程技术升级项目开工建设。

三是大力推动数实深度融合。按照“典型示范、分类指导、以点带面、全面推进”的工作思路,围绕汽车、纺织等重点产业链加快打造一批投入产出效益好、周期短、能复制的标杆示范,力争新增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标杆企业1家以上。深化数字化诊断服务,联合联通、电信、移动等工业互联网研究院,以现场诊断的方式摸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,探讨应用工业互联网提升数字化水平的途径和方法,力争今年诊断企业30家以上,完成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全覆盖。加快培育本地优秀数字化服务商,支持福建省第一批产业数字化服务商源配货公司开发一批小型化、快速化、轻量化、精准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,滚动发展一批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,以高质量“智改数转”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

领导署名:罗长胜

联 系 人:陈鑫

联系电话:0598-3633022

永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
2024年5月8日

编辑:cxl
阅读:54
图片资讯 更多>>
  • 东北地区聚丙烯酰胺水处理沉淀技术
  • 华北地区聚丙烯稀酰胺水处理作用
  • 创新驱动,智慧布局,国高医疗积极推动康复医疗器械市场
  • 第30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医疗展览会(Expomed Eurasia25)